香港科技大学成立冯诺依曼研究院,乍看之下是顺应全球AI浪潮的举措。然而,当我们将目光从那些闪耀的头衔和宏大的愿景上移开,不禁要问:这究竟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豪赌,还仅仅是一次换汤不换药的“新瓶装旧酒”?在AI领域,蹭热度、炒概念的现象屡见不鲜,各路机构纷纷涌入,试图分一杯羹。科大此举,难免让人心生疑虑:它是否真的具备引领AI创新的实力,还是仅仅想借助AI的东风,巩固其在香港高校中的地位?
研究院声称整合了具身智能、生成式AI以及先进的超级运算等技术。这些技术名词听起来高大上,但实际上,它们早已不是什么新鲜概念。具身智能强调的是AI与物理世界的交互,生成式AI则侧重于内容的创造,而超级运算则为AI提供了强大的算力支持。问题在于,科大如何将这些技术有效地整合起来,形成真正的竞争优势?如果仅仅是将它们堆砌在一起,而缺乏内在的联系和协同,那么研究院的未来恐怕难以乐观。科大需要证明,它不仅仅是拥有这些技术,更重要的是,它能够将这些技术转化为实际的应用,解决现实世界的问题。
以“计算机之父”约翰·冯·诺依曼命名研究院,无疑是为了提升其学术地位和影响力。然而,这种做法是否有些过度消费这位科学巨匠的名声?冯·诺依曼的贡献在于他提出的冯·诺依曼架构,这是一种计算机的设计思想,对现代计算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是,将他的名字与一个专注于AI研究的机构联系起来,是否真的能够体现他的精神?更何况,如今的AI技术早已超越了冯·诺依曼架构的范畴,过度强调他的贡献,反而可能会限制研究院的创新思路。
揭幕仪式上,贾佳亚教授团队研发的AI机械人Vonnex无疑吸引了众多眼球。它能够流畅地操作,并且具备多模态感知系统,可以同时处理视觉、触觉以及声音等信息。然而,在惊叹之余,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Vonnex机械人究竟能够解决什么实际问题?它仅仅是一个炫技的工具,还是真的具备广泛的应用前景?如果Vonnex机械人无法在实际场景中发挥作用,那么它就只能成为一个昂贵的摆设,无法为研究院带来真正的价值。
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提出了“AI+”策略,希望将AI融入各行各业。这个愿景听起来很美好,但实现起来却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香港的产业结构相对单一,AI的应用场景相对有限。更重要的是,香港缺乏足够多的AI人才,难以支撑“AI+”策略的实施。如果香港不能在AI领域形成自身的特色和优势,那么“AI+”策略很可能只是一个空中楼阁,无法真正落地。
港投公司作为代表特区政府的“耐心资本”,为研究院的成立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支持。然而,“耐心资本”并非万能药。如果研究院自身缺乏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那么再多的资金也无法让它起死回生。港投公司需要认真评估研究院的投资价值,避免盲目输血,最终导致资金的浪费。更重要的是,港投公司应该将资金投入到真正有潜力的AI企业和项目中,推动香港AI产业的整体发展。
研究院推出了“AI探索者:人工智能学校教育计划”,希望通过从小培养学生对AI的兴趣,解决香港AI人才短缺的问题。这种做法固然有其积极意义,但却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AI人才的培养需要长期的投入和积累,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更重要的是,香港需要提供足够多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才能吸引和留住AI人才。如果香港的AI产业发展滞后,那么即使培养出再多的AI人才,也只会面临外流的困境。
研究院声称将为科大毕业生提供前沿的理论知识和实用的业界技能。这听起来很诱人,但对于科大毕业生来说,这究竟是一种机遇,还是一种压力?在AI热潮下,越来越多的学生涌入AI领域,导致竞争日益激烈。如果科大毕业生仅仅是被动地接受AI知识,而缺乏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那么他们很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淘汰。科大需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让他们能够真正适应AI时代的需求,而不是被AI浪潮所裹挟。
东北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付鹏近期在汇丰银行发表的演讲引发广泛关注,其核心...
算力已成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更是加速了全球在算...
中粮资本发布了中粮信托有限责任公司2024年财务报表(未经审计),这...
币安官方推出了一项活动,只要使用币安Web3钱包参与Ton生态,就能...
本文对FlokiInu(FLOKI)代币在2025年的价格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