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重压下罐头厂求生:外贸转内销,豪赌4亿人市场胜算几何?

2025-05-14 4:56:01 期权产品 author

美国关税大棒下的罐头厂:出口受阻,内销真的是救命稻草?

外贸转内销: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自特朗普政府祭出关税大棒以来,中国的外贸企业就如同风雨飘摇中的小船,随时面临倾覆的危险。转内销,仿佛成了唯一的救命稻草。然而,这根稻草真的能救命吗?恐怕现实远比想象的残酷。

浙江衢州开化的这家老牌罐头企业,曾经90%的产品出口欧美,可谓是外贸大军中的一员猛将。然而,关税壁垒横空出世,订单骤减,生产线停摆,甚至连前期扩张产能的设备款、农户原料款都面临断裂的危机。这不禁让人质疑,曾经风光无限的外贸企业,真的能靠内销起死回生吗?

天童食品的转型困境:被关税扼住的咽喉

浙江天童食品有限公司的遭遇,并非个例,而是整个外贸行业的缩影。这家企业负责人李先生坦言,去年刚通过美国FDA验厂,美国客户的订单增加了不少,本以为外贸业务能实现跨越式发展,没想到美国滥施关税,导致大量产品滞销。

“一开始加到25%,到后来一下子就猛涨到145%,那个时候我们真的是傻眼了。下订单的货,客户提出要求就不发货,他说这样货发过去我们也无法承受。滞销将近3000来吨,价值3000多万元。”李先生的语气中充满了无奈和焦虑。面对如此巨大的损失,天童食品的转型之路,注定充满荆棘。

地方政府的”暖心”政策:是雪中送炭还是隔靴搔痒?

政企合作的快速通道:效率至上还是急功近利?

千万级库存积压、产线停摆、资金链告急——当企业负责人一筹莫展时,当地政府的牵线搭桥,让企业看到了转机。浙江衢州开化县经济和信息化局电子商务发展中心主任牛春敏表示,要尽快把企业的产品销售出去,解决出口转内销的事情。这种“特事特办”的效率,看似为企业解决了燃眉之急,但背后是否隐藏着急功近利的考量?

政府的介入,固然能为企业提供一些便利,例如快速对接销售渠道,简化审批流程等。但这种“保姆式”的帮扶,是否会削弱企业自身的市场竞争力?过度依赖政府,是否会让企业失去自主创新和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

易捷便利店的“慷慨”:真的是为了企业纾困?

在政府的牵线下,李先生带着自家的罐头来到杭州,找到了中国石化浙江易捷分公司,希望能够拓展内销渠道。仅仅用了7天时间,天童食品的罐头就摆上了浙江全省130多家便利店的货架。中国石化销售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易捷分公司副总经理杨昳表示,以往一个供应商的引入到商品上架至少需要一个月的时间,这次用最快的速度来帮助这些外贸企业。

易捷便利店的“慷慨”,看似为企业打开了销路,但这种合作模式是否可持续?便利店的销售渠道固然重要,但如果产品本身缺乏竞争力,或者营销策略不当,即使上了货架,也难逃滞销的命运。更何况,易捷便利店作为商业机构,其根本目的是盈利,帮助企业纾困,或许只是顺水人情罢了。

罐头厂的自救之路:从日销70到500的逆袭神话?

“水土不服”的包装:美式思维的困局

外贸罐头虽然通过更换标签,成功上架,但由于原本针对美国大卖场的包装不适合国内便利店消费习惯,产品开始因”水土不服”遭遇”上架即遇冷”。中国石化销售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易捷分公司副总经理杨昳坦言,刚开始的时候其实店销数量并不好,第一天两款罐头总共销售数量大概也就在70罐。

这种现象并非偶然。外贸企业长期以来习惯了面向海外市场的生产和营销模式,对国内市场的消费习惯和偏好缺乏了解。直接将原本针对美国市场的包装照搬到国内,无异于削足适履,必然难以获得消费者的认可。美式思维的局限,成为了企业转型内销的一大阻碍。

营销策略的转变:”国民爆款”是昙花一现?

外贸企业有好产品,便利店有销售渠道,顾客需要物美价廉的产品,合作实现了多方共赢。然而一天几十罐的销量,让习惯了外贸大单销售的李先生感到十分不适应。浙江天童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李先生表示,当时对他们来讲还是感觉有一种很大的失落感。

为了改变这种局面,企业和便利店工作人员积极调整销售方式,从包装规格的”瘦身”到百元三件的场景化营销,让”国际品质”秒变”国民爆款”。然而,这种营销策略真的能持久吗?消费者的新鲜感能维持多久?一旦促销活动结束,销量是否会再次下滑?”国民爆款”的光环,会不会只是昙花一现?这些问题,都需要企业认真思考和应对。

深耕国内市场:4亿人的”本土赛道”真的那么美好?

电商平台的助推:流量至上还是真心扶持?

企业仓库里英文标签的罐头正在减少,新设计的国潮包装样品已摆上案头。这家罐头企业在试水东南亚市场的同时,加速“本土赛道”的突围。各大电商平台也积极发挥渠道优势,畅通外贸企业内销渠道,助力稳外贸扩消费。京东推出出口转内销扶持计划,未来一年内大规模采购不低于2000亿元出口转内销商品;淘宝天猫启动“外贸精选”专项,面向至少1万家外贸商家、50万款外贸货源,通过多项举措助力商家快速“外转内”。

电商平台的助推,无疑为外贸企业提供了更多的曝光机会和销售渠道。然而,在流量至上的时代,电商平台真的会真心扶持这些外贸企业吗?还是仅仅将它们视为获取流量和利润的工具?平台上的竞争异常激烈,外贸企业能否在众多品牌中脱颖而出,获得消费者的青睐?

天童食品的未来:All in 国内,真的明智?

浙江天童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李先生表示,这些库存今年能够给它消化掉,关税如果还是这样挺着,美国市场我们也就慢慢给它放掉了。在地方政府的帮助下,如今李先生的罐头也已经入驻到了开化县的机关食堂和多家商超,开化县前期联系的线上渠道也有了新进展。眼下企业正打算研发适合国内市场的新品,原先扩充的外贸产能也将转型至内销市场。

“我是充满着信心的,没什么大问题,挺挺都会过去的。美国不给我们做,我们找其他国家做。我们有十几亿人口,我们真正的消费力上去的话是不得了,市场是庞大的市场,是个巨大的市场,我是看好我们国内的市场。”李先生的乐观和自信令人动容,但将所有的鸡蛋都放在国内市场这个篮子里,真的明智吗?过度依赖单一市场,是否会给企业带来更大的风险?在全球经济充满不确定性的今天,多元化的市场布局,或许才是更加稳妥的选择。

发表评论: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