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农村商业银行(简称“沪农商行”,601825.SH)收到了一份来自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监管局的“大礼包”——一张高达860万元的罚单(沪金罚决字(2025)90号)。 处罚原因直指该行多项违规行为,其中,债券业务的违规问题尤为引人关注。据业内机构统计,这可能是A股上市银行开年以来首例涉及债券业务的处罚案例。 这一事件不仅给沪农商行自身敲响了警钟,也引发了市场对于A股上市银行债券投资业务合规性的关注,是否意味着银行债券投资已到了“防守时”?
回望2024年,债券市场经历了一轮火热的牛市行情,不少银行,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区的中小银行从中获益颇丰。 已经公布的A股上市银行业绩快报或年度报告显示,银行业整体业绩超出了年初的预期。 这固然离不开A股上市银行作为行业领头羊,在经营治理和适应新形势方面的积极努力,但外部环境的“意外之喜”也不可忽视。
2024年,银行普遍面临降息周期下净息差缩小的挑战,主要收入来源承压。 然而,降息周期也意外点燃了债券市场,收益率逐步走低,一轮波澜壮阔的债券行情意外开启,有效对冲了银行净息差收入的压力。
但再好的盛宴也有落幕之时。 进入2025年以来,债券投资市场在1月份冲高后进入震荡盘整阶段,2、3月份的调整态势更加明显。 近期,国内债券标的形势的变化已得到市场确认。 以3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例,在经历了去年的持续下滑后,2、3月份迎来了反弹,3月份至今累计反弹幅度已达11.41%。 去年单边下行的局面不复存在,这意味着今年包括银行在内的债券投资收益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潜在收益空间也难以企及去年水平。
[图片](请在此处插入图片,图片网址为:https://xxxxxxxxx/image.jpg,仅为示例,请替换成实际图片网址)
除了市场走势的变化,监管层面也释放出信号。 2024年底,中国人民银行约谈了在去年债市行情中交易较为激进的金融机构,并提出了要求。 其中,自然包括相当比例的银行。 尽管部分不属于央行管辖范围的市场投资机构可能继续炒作,拉高了去年末的最后一段阶段性顶部行情,但银行作为债券市场投资的主力军,自然会遵照央行的约谈精神执行。 因此,今年的业内操作预计将更加理性,“炒作”等非理性因素可能会明显弱化。
如同去年的债券投资高收益已难再现,那么在“打渔”之后的闲暇之时“晒网”检修或许也是应景之举。
凭借着开风气之先的优势、以及区域金融意识普及和金融市场的繁荣,过去一年里,东南沿海地区的一些中小银行在债券等投资收益方面确实斩获颇丰。 例如,素有“债券之王”美誉的南京银行,根据三季报数据,投资收益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两项合计为152.47亿元;杭州银行同期两项收益合计为70.08亿元;而沪农商行作为一家位处金融中心上海的本地农商行,两项合计也有28.88亿元。
按照以往经验,在某项业务出现“大繁荣”之后,监管检查往往也会随之跟进。 因此,在后续收益空间有限的情况下,A股上市银行的债券投资业务或许真的已经到了“防守时”。 主动、及时地开展内部自查,显得尤为必要。
据统计,自2024年开年至今,在普遍取得债券等投资丰厚收益的同时,A股上市银行在监管处罚层面受到的处罚相对较少。
本次沪农商行于3月12日领到的860万元巨额罚单,所涉及的债券业务问题主要包括“漏计包销方式承销债券的市场风险资本”以及“债券业务限额授权管理不到位”。 从A股上市银行整体来看,该笔处罚也是年后的首例涉及债券业务的处罚。 根据Wind口径,去年全年共有6笔涉及债券业务的处罚,涉及包括“债券之王”南京银行在内的多家城商行和股份制银行,但涉及的罚款金额总计只有510万元。
对于银行而言,罚款不仅仅是纯粹的利润损失,更是对自身商誉和治理水平的影响。
说到底,银行是经营风险的机构,这种风险不仅包括市场风险,也包括合规风险。 很多时候,或许存在“事急从权”的情况,导致内控合规暂时没能跟上业务发展的步伐,但两者确实缺一不可。
在当前阶段,沪农商行领到年内首张涉及债券业务的“罚单”,无疑是给自身以及其他A股上市银行提了个醒:现在已经到了业务的“防守时”,应该侧重对去年以来的债券投资业务进行深入的自查,及时发现并纠正问题,确保业务的稳健发展和合规运营。
东北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付鹏近期在汇丰银行发表的演讲引发广泛关注,其核心...
算力已成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更是加速了全球在算...
中粮资本发布了中粮信托有限责任公司2024年财务报表(未经审计),这...
币安官方推出了一项活动,只要使用币安Web3钱包参与Ton生态,就能...
本文对FlokiInu(FLOKI)代币在2025年的价格走势...